医院简介
 
 
 
刘晓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十四大党代表,国务院医改办咨询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亚太人工器官学会副会长、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美国胸外科医师会(STS)会员等职务。
1992年12月完成国内第一例心肺移植手术

刘晓程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留学生。他谢绝国外导师的挽留,回国效力;1987年创建了我国第二所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为来自23个省的3000多位患者做了心脏手术;1992年7月,在6天中连续为两位晚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同年12月,完成了我国首例心肺移植手术。

1997年11月接受美国前总统布什接见

1994年奉中组部调令回京,先后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务。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同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建心脏外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治愈了大量先、后天疑难心脏病症。

2006年4月成功实施我国第二例长期存活心肾联合移植手术

2000年刘晓程辞去了在京领导职务,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泰心医院以“博爱·济世”为院训,是迄今国内唯一全面完成国家新医改任务的公有制医院,被《求是》杂志誉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先行者”。医院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和护理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通过验收。医院开创我国跨省医保先河,2007年即与唐山市医保签约,成为唐山非转诊医保定点医院;2017年1月与吉林省医保中心完成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第一单;2019年成为河北省全省的跨省医保定点医院。

2008年4月刘晓程院长(右)成功实施天津市首例心脏杂交手术

开院二十余年来,刘晓程带领团队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市区及美、德、加、俄、黎等国家的30万患者完成了心脏内科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手术,成功完成了19例心脏移植,包括一例二次移植、天津市首例儿童心脏移植和1例已存活19年的心肾联合移植手术;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先心病普查工作,迄今共筛查160余万名儿童,筛查队总行程140余万公里,使天津市成为我国唯一对儿童心脏发育状况进行“零网眼”普查的省级单位;为16000余名孤困儿童免费实施了先心病根治手术,创造了我国单一医院扶贫手术的纪录。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泰心医院“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08年11月成功为一名俄罗斯患者实施我国首例第三次冠脉搭桥手术

刘晓程自2009年起带领泰心医院医学团队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学团队联合在国内最早开展第三代人工心脏——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2013年,植入该装置的实验羊“天久”在泰心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健康存活120天,创下了国内最长存活纪录等五项第一。2020年8月,该装置获批进入临床试验。他作为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带领全国11家医院圆满完成50例临床试验,使该装置于2022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2022年11月,泰心医院成为国内首个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培训基地。为普及人工心脏临床技术,他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20余家大医院亲自示范或指导手术,已救治了近200名终末期心衰患者。更新一代的人工心脏产品已经完成研发和制造,并进入动物实验阶段。近10年,他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

2010年4月柬埔寨议长谢辛亲王来院复查

刘晓程获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教委和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国家民政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2010年由束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签发、参议院主席谢辛亲王颁发、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潘广学见证,授予他“束埔寨王国国家大护卫特级荣誉勋章”,成为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有成就的人》、《国际传略词典》、《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和《大洋洲和远东名人录》;美国北卡罗莱纳国际传记中心将其列入《世界5000人》、《国际杰出领导名录》和《500 名有影响的领导者》等国际传略文献。《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华尔街日报》、《朝日新闻》等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数百次报道他的事迹,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神州风采》、《中华学人》栏目对他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为他拍摄电视专题片《求索》和《脊梁》,天津电影制片厂以他为生活原型拍摄故事片《归国留学生》。